中國農業轉型期對外求索 LISA理念將改變中國農業格局
——訪馬來西亞博特拉大學校長法茲
2019-10-10
作者:江華 來自: 中國農資導報網
1962年的瑞秋·卡森的自然科學著作《沉寂的春天》發布后,引發了社會各界對農業以及農用投入品的思考,美國率先提出了“低投入可持續性農業”的理念,暨LISA(Low Input Sustainable Agriculture)。
20世紀90年代的馬來西亞,正在經歷著勞動力緊缺、作物增產困難等農業生產難題。這時,馬來西亞博特拉大學校長法茲提出要尋找適合馬來西亞發展的LISA模式,“從種苗、肥料和農藥三大農用投入品著手,降低投入增加產出,保護環境,讓農業和農民履行更多的社會責任”。對此,法茲校長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一場LISA聯盟會議上,接受了本報專訪。
法茲校長(左)接受采訪
《農資導報》:請您簡單描述LISA聯盟是什么,其主要職能有哪些,有沒有成功案例?
法茲校長:LISA(Low Input Sustainable Agriculture)低投入可持續農業,針對過度的農資投入并帶來小幅利潤的農業現狀中,倡導減少環境污染、地力退化,本質上從增進作物對肥料的利用率、減少人工與投入成本等,讓農業更具可持續性。
馬來西亞在20世紀90年代初,就面臨著用工難、肥料利用率低、產量瓶頸等問題。恰好當時我在美國接觸到LISA理念。我剛一接觸LISA理念時,就覺得它將會是未來農業的方向,能解決已經面臨和將要面臨用工難等困境的農業國家問題,所以,我毅然倡導并發起LISA聯盟,并榮幸的成為聯盟主席。
LISA聯盟主要關注面臨農業生產困境的國家,通過低投入可持續農業理念,幫助其農業生產快速轉型升級,降低農資投入品投入,提高農業生產價值,進而提高農民收益,保證環境與農業和諧、健康、可持續發展。LISA聯盟的目標和要解決的問題包括:首先,要幫助農民提高農產品的產量及品質;第二,解決當前農業用工難的問題;第三,通過引導農戶使用高效肥料,減少碳排放量,進而減輕環境壓力。
以馬來西亞棕櫚樹種植為例,2018年,馬拉西亞平均每公頃產量自17~18噸之間,小農戶產量在10~12噸之間,而經由大公司采用LISA理念規模化管理的棕櫚樹產量能達到25~26噸。同時,每年可以減少2~3次肥料施用次數,人工成本降低30%左右,肥料使用量減少20%左右。
給艾格魯國際劉統棋(中)頒發聘書
《農資導報》:LISA理念主要關注那些方面內容,這些內容之間的關系是什么?
法茲校長:LISA是針對過度的農資投入并帶來小幅利潤的農業現狀中,倡導減少環境污染、地力退化,本質上從增進作物對肥料的利用率、減少人工與投入成本等,讓農業更具可持續性,主要關注四個方面:
首先,投入方面,種苗、肥料、農藥是農業種植中必須投入的三大生產資料,我們倡導選育優質種苗,施用高效、低毒、環境友好的肥料和農藥產品;
第二,關注產出,通過合理的栽培管理手段,讓作物在生長過程中表現的更出色,產出更高,品質更好;
第三,對環境友好,我們不僅關心今天的產量,也關心明天的土壤,更關心未來農業與環境之間是否能友好共存,讓環境、社會與農業可以和諧可持續發展;
第四,社會責任,基于以上三點,我們給農民,為農業創造出更多的社會價值和效益,讓每一個農民不僅僅只關心自己的收入,讓他們能履行更多的社會責任,做更多的貢獻。
當前,物聯網、互聯網、大數據等現代化工具發展迅速,未來的LISA將會結合這些手段,一起為低投入可持續性農業發展做出貢獻。
LISA聯盟及艾格魯國際代表合影
《農資導報》:在2018年上海CAC會上,大家初次接觸到LISA聯盟,您認為該聯盟及理念能否適應中國農業發展?
法茲校長:LISA的LI(低投入)是做法,SA(可持續性農業)是目標,非常貼合當前中國大農場主、種植大戶以及小農戶的需求,在商業化栽培的今天,沒有先進的工具(產品)便成了制約因素。推動有機肥、重視微量元素、減少大化肥等都是重要指導原則,落實面還是依靠產品。中國農地地力衰敗至無以復加的今天,留給農戶整改的時間已不多,中國式LISA必須跳出原有整改地力再求生產的發展框架,而是需要邊生產邊整改的階段,少套路數,少打擦邊球,多探討施肥、改土、減負等多位一體的產品,復雜的土壤地力問題可不藥而愈。
在中國,我們與艾格魯國際一同推廣LISA理念,邀請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進入聯盟。2018年11月,LISA聯盟于四川成都開啟首屆啟動儀式起,讓更多農業的人士認識到LISA低投入可持續農業理念,經過一年的宣傳與推廣,我們已經達到了預期,現在有很多農業院校與企事業企業以及種植經營主體,開始認識與認可LISA理念。
在廣西,桉樹和蓮藕是農民賴以生存的兩大經濟作物,LISA聯盟與艾格魯國際一起積極探索大力丸在這兩種作物上的應用,既提高了作物的品質和產量,還減少了投入,深的農戶的青睞。2019年9月,艾格魯國際成為LISA聯盟中國分會會長單位,將與聯盟一起探討LISA理念在中國的發展與推廣。下一步LISA聯盟將在中國進行更加深入的落地工作,共享經濟時代,以期讓更多的農業人加入進行,以LISA為起點與契機,共同攜手合作推動我國農業的健康與可持續發展。
編輯:江華
-
科技下鄉備春耕
-
摸底內蒙古有機肥
-
如何“調理”鹽堿地?
推薦閱讀
我來說兩句
評論列表
已有 0 條評論(查看更多評論)